车床铣床技术特点
卧式镗铣床的发展以其注入加速度概念而倍受关注,为高速运行作技术支撑的传动元件电主轴、直线电机、线性导轨等得到广泛应用,将机床的运行速度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主轴可更换式卧式镗铣加工中心的创新设计解决了电主轴与镗杆移动伸缩式结构各存利弊的不足,具有复合加工与一机两用的功效,也是卧式镗铣床的一大技术创新。
落地式铣镗床的发展以其新的设计理念领现代加工的潮流,以高速加工为理念的无镗轴滑枕式、多种铣头交换使用的结构型式尽显风采,大有替代传统铣削加工的趋势。以两坐标摆角铣头为代表的各种铣头附件成为实现高速、复合加工的主要手段,其工艺性能更广,功率更大,刚性更强,是落地铣镗床发展的一大突破。
机床的结构形态对温升的影响
在机床热变形领域讨论机床结构形态,通常指结构形式、质量分布、材料性能和热源分布等问题。结构形态影响机床的温度分布、热量的传导方向、热变形方向及匹配等。
1)机床的结构形态。在总体结构方面,机床有立式、卧式、龙门式和悬臂式等,对于热的响应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差异。例如齿轮变速的车床主轴箱的温升可高达35℃,使主轴端上抬,热平衡时间需2h左右。而斜床身式精密车铣加工中心,机床有一个稳定的底座。明显提高了整机刚度,主轴采用伺服电动机驱动,去除了齿轮传动部分,其温升一般小于15℃。
2)热源分布的影响。机床上通常认为热源是指电动机。如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和液压系统等,其实是不完全的。电动机的发热只是在承担负荷时,电流消耗在电枢阻抗上的能量,另有相当一部分能量消耗于轴承、丝杠螺母和导轨等机构的摩擦功引起的发热。所以可把电动机称为一次热源,将轴承、螺母、导轨和切屑称之为二次热源。热变形则是所有这些热源综合影响的结果。
数控车床铣床编程方法
1、从零件图开始,到获得数控机床所需控制介质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程序编制的方法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
2、数控机床实现插补运算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
3、自动编程根据编程信息的输入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数控语言编程(APT语言)、交互式图形编程。
4、数控机床由程序载体、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检测装置、机床本体等部分组成。
5、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点位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等几种。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半闭环控制等。
您好,欢迎莅临北京中航永兴,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